公司新聞
聯(lián)系人:俞經(jīng)理
電話:025-85581709
手機:13809042500

掃描二維碼
關注科進公眾號
大腦健康的睡姿 心臟病患者頭部應高一點
作者:南京科進 瀏覽:56 發(fā)布時間:2016/3/21 9:27:39
人一生有1/3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。一般來說,我們總會為睡不著、睡不夠而操心,但最近有專家說,以什么樣的姿勢睡覺可能更重要!因為它可能直接關系到你的健康!
最近,在某國際雜志上刊登了這樣一篇研究報告,其中來自紐約的科學家們提出,他們通過研究表示,相比躺著睡覺或趴著睡覺,側(cè)臥睡覺或許可以更加有效地移除大腦的廢物,而這甚至能降低阿茨海默病(老年癡呆)、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經(jīng)變性疾病的風險。
據(jù)這項研究報告中提到,研究者利用了磁共振成像技術,對大腦中的淋巴途徑進行成像。因為大腦中的淋巴途徑可以幫助清理大腦中的廢物,以及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(zhì)。如果這些“廢物”不能有效清除,在大腦內(nèi)不斷累積的結(jié)果是導致神經(jīng)元異常凋零,并增加老年癡呆、帕金森等神經(jīng)變性疾病的發(fā)生風險。相比仰臥或趴著睡,側(cè)臥卻能最有效提高淋巴系統(tǒng)的清除效率。
這說法聽起來讓人蠢蠢欲動,畢竟換個睡姿就能防病,怎么看都很劃算。但它操作起來似乎又有點困難,因為真睡著了,誰還能管得住自己的姿勢呢?
“這個研究結(jié)果應該只是代表一種觀點,還沒有定論。”南京某醫(yī)院精神科專家張向榮說,到目前為止,他還沒有特別注意到有睡姿對神經(jīng)、精神系統(tǒng)疾病的影響,但對于很多人來說,睡姿確實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。
“平時也有一些患者會咨詢我們,什么樣的睡姿更健康,應該說,對于一般健康人群或者是僅僅存在失眠的人群來說,最主要的還是舒適。”張向榮說,一般人的睡姿主要是三大類:仰臥、俯臥、側(cè)臥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。這其中,仰臥四平八穩(wěn),能很好地支撐頭頸部和背部;俯臥一般不是很推薦,因為它很容易壓迫胸腹,同時影響到呼吸。
至于側(cè)臥,其實也算是不錯的一種睡姿,而且對于某些人群來說很有利。“比如我們遇見一些患者,體形胖、脖子短,平時睡覺會打鼾,這種人選擇側(cè)臥睡姿就會比較好。”張向榮說,這是因為這些打鼾者往往是在入夢后,上顎松弛、舌頭后墜,結(jié)果堵塞氣道引起呼吸不暢和打鼾,這問題要是嚴重了,就屬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了;而后者不只是睡夢中鼾聲陣天,還會讓患者在夢中處于慢性缺氧狀態(tài),久而久之,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等疾病都來了,甚至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意外死亡的風險都會隨之增加。在仰臥位下,這類人群的打鼾癥狀往往會更加明顯,但在側(cè)睡姿態(tài)下,他們的情況卻會不同程度減輕。“甚至有的人只是在夢中翻了個身,鼾聲都會變輕,所以對那些體形特別胖、脖子偏短、已經(jīng)有打鼾癥狀的人來說,側(cè)睡就比較好。”
不過,這也是相對于這一特殊群體來說,而對于一般健康人群來說,睡姿的舒適度仍是第一位的。“因為如果不舒服,不僅影響入眠,就算睡著了,你也可能在睡夢中不自覺換成自己熟悉的、習慣的睡姿。”張向榮說,睡姿的影響應該主要是針對一些特殊人群,也就是有某些疾病或有某些特殊健康狀況的人群,而這就牽涉到多個科室了。
心臟病患者建議“頭部高一點”
說到睡姿,我們第一個要提的就是心臟科。中大醫(yī)院心臟科主任馬根山教授告訴記者,對于有心臟病的人來說,“斜坡姿”是比較好的。
所謂“斜坡姿”,不在平時我們所說的睡姿行列之中,嚴格來說,它其實是指心臟病患者在睡覺時應該保持的體位。
很多心功能不全的患者,當病情進展到后期往往無法平躺睡覺,只能保持半臥位,因為在這種情況下,心臟的負荷更小,患者也會舒適一些。這雖然是疾病所導致的“不得不為之”的痛苦,但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,在睡覺時如果主動把上半身墊高一點,確實是有一定益處的。
“國外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是夜間頻發(fā)心絞痛的患者,在睡覺時應該盡量保證上身高、下身低,比如將床頭墊高,使床頭比床腳高15—20厘米。這樣不僅避免了或減少了心絞痛的發(fā)作,而且克服了服藥帶來的頭痛、頭昏等副作用。”馬根山告訴記者,對于心功能不全、心衰患者,醫(yī)生也會建議患者將頭部(上半身)稍微墊高一些,這樣心臟負荷也比較小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在抬高頭部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是用個高枕頭,最好是整個上半身都能逐步抬高,否則過高的枕頭反而可能帶來頸椎損傷,引發(fā)頸椎問題了。
相關標簽:便攜式骨密度檢測儀
下一篇:南京科進骨密度儀分享:骨質(zhì)疏松的日常護理措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