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聯(lián)系人:俞經(jīng)理
電話:025-85581709
手機:13809042500

掃描二維碼
關注科進公眾號
拿什么拯救手機控?
作者:南京科進 瀏覽:100 發(fā)布時間:2016/1/8 11:04:34 當今時代,手機已不僅僅是成年人的必需品,初,高中學生成為手機控的也不在少數(shù)。3日,哈爾濱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給記者打來電話稱,他的孫子鄭明(化名)讀高三,眼瞅著要高考了,可他卻死活要在家玩手機而拒絕上學。爺爺愁啊,他好想把孫子盡快從“手機控”中解救出來。心理學專家介紹說,孩子玩手機上癮的病例已呈增多趨勢,目前最小“患者”才5歲。
一個學習各方面一直都不用太操心的孩子,有了手機后玩手機上癮以致拒絕上學,無疑令人憂心。每天看著孫子興致勃勃地玩手機,鄭爺爺卻傷心得想大哭。“手機控”不但使親情成為“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”,也讓孩子處于輟學的邊緣。
另一方面,玩手機上癮對孩子們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了群體心理效應,為玩手機想盡花招,讓家長發(fā)愁甚至非??只?。可見,“手機控”掠奪了父母的希冀,又在校園中“暗流涌動”。
孩子玩手機上癮,用作家劉震云的話說:“別怪手機還是人的事”。從報道來看,一是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交流疏于引導,二是家長恐怕也是“手機控”起到了“榜樣”作用。
沉迷于手機難以自拔其危害很大。尤其是孩子,閱歷淺,缺乏自律,主觀理解能力差,一旦陷入其中,便會“越無知越放縱”,甚至引起悲劇發(fā)生。譬如湖北十堰17歲的女生商某邊走路邊玩手機,過橋時一腳踏空掉入沒有護欄保護的深坎,經(jīng)搶救無效死亡。
面對“無師自通”手機上癮的孩子,很大程度上是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方式。教育界人士認為,如果方法正確,從小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,孩子會遠離“手機控”,而且將來也不會成為“手機控”;某校長認為,完全禁止是不明智的,不但小學生要有自控能力,家長更需要控制力。這種積極的態(tài)度以及建議,無疑是很中肯,也是有的放矢的。
其實,“手機控”還是一個時代病象,表現(xiàn)的范圍非常廣泛,甚至達到了狂熱的地步。事實上,現(xiàn)在到處可見擺弄手機的低頭族,以一種忘我的狀態(tài)刷微博或玩游戲。對這種有害的時尚,我們是不是也該反躬自省,如果“手機控”帶給我們的不是健康,也沒有積極的意義,卻又“言傳身教”了孩子們,讓孩子處于輟學的邊緣,這種代價是不是太過于昂貴?
相關標簽:骨密度儀生產(chǎn)廠家
下一篇:高血壓多吃“無腿”食物